不久前,小胡在小紅書平臺上收到了一條私信,對方的昵稱寫著“麗麗工作室”,好奇之下,小胡回復了一句:“怎么合”,殊不知,從這里開始她已經(jīng)走進了對方設置的圈套。
僅需每個月發(fā)布10條推廣女性包包的帖子,文案和圖片均由對方提供,沒有流量的要求,每個月就能獲取3000元的酬勞。
聽到對方這樣的描述,小胡有些心動,于是在對方的引導下,她又添加了對方發(fā)來的一個QQ號,想進一步了解。
加了QQ號,又進了一個QQ群,一個昵稱名為“西部傳媒”的人開始向小胡介紹合作起流程。
“合作期限最少3個月,成功合作的話先支付一個月的工資給你?!睂Ψ礁嬖V小胡,她的賬號流量不錯,所以被他們選中,盡管小胡的賬號粉絲僅有30多人,但是小胡當時也沒有察覺出不對勁,而是有了簽約合作的打算。
“他們讓我下載QQ瀏覽器,然后在一個叫‘星訊推廣平臺’的網(wǎng)頁上注冊信息?!?
很快,填好資料后,平臺客服就給小胡發(fā)來了一份合同,讓她仔細查看,確認沒有問題之后再簽約,因為一旦違約就要3倍賠償。
看見客服特地提醒,頓時讓小胡感覺對方很專業(yè),也很認真,導致她的警惕之心再一次下降。
確認合同沒問題后,小胡完成了簽約,接著客服人員就讓小胡在網(wǎng)站上綁定自己的銀行卡,方便結算工資,而小胡也一一照做。
“客服說第一個月的工資已經(jīng)在我的平臺賬號上了,讓我提現(xiàn)到自己的銀行卡。”
果然,小胡在“星訊平臺”上看見了余額3000元,于是立即選擇了提現(xiàn),客服人員告訴她10分鐘就能到賬。
可是10分鐘后,小胡的銀行卡里始終沒有到賬消息,當她再去詢問客服時,對方表示,是小胡的銀行卡信息填寫有誤。
“他說我開戶行寫錯了,沒有寫省份,還說如果是因為我的問題導致工作沒法開展,就是我違約,要賠錢?!币宦犨@個消息,小胡有些慌了,她和客服爭辯說,填資料的時候根本沒有任何提示,但是客服根本沒聽解釋,只是一再強調,會有違約金,如果不支付就要起訴小胡,到時候還會影響她的征信記錄。
為了彌補自己“犯的錯”,小胡立即問客服怎么辦,這時對方告訴小胡,她提現(xiàn)的3000元因為輸錯信息被凍結了,現(xiàn)在需要對平臺帳戶充值3000元進行解凍,成功后系統(tǒng)將在5分鐘內(nèi)退回6000元,到小胡指定的銀行卡內(nèi)。
“我當時想的是3000元能解決就好,我也不想影響征信,而且驗證完了錢也可以退?!备鶕?jù)客服的指示,小胡向對方發(fā)來的一個二維碼掃碼支付了3000元,然后一分一秒地數(shù)著,等了5分鐘后,6000元還是沒有到賬。
結果客服告訴小胡,這6000元又被凍結了,還要再充值等同的金額才能提現(xiàn)……
直到這時,小胡才幡然醒悟,發(fā)現(xiàn)自己上當受騙,因為這一次賬戶凍結“不是我的錯誤導致的?!?
可當小胡再去和平臺客服理論,對方也置之不理,直言小胡不轉帳解凍就和她“法院見”。
盡管小胡立即向警方報了案,但是警察告訴她,被騙的3000元很難再追回來了,而且這種詐騙手段比較常見,不止她一個人上當受騙,她的損失在受騙群體中不算多。
無奈之下,小胡只好將自己的遭遇發(fā)布在小紅書平臺上,希望讓更多人看見,避免和她一樣上當受騙。
讓小胡意外的是,竟然有不少人收到了和她一模一樣的“推廣合作”私信,而且有人因此被騙了錢。
一位名為“柒柒”的網(wǎng)友表示,她的遭遇和小胡一樣,對方與她談合作,希望在她的賬號上推廣電商平臺的店鋪,后來在聽見騙子說要交違約金的時候“柒柒”就慌了神,按照對方的指示一步步陷入陷阱。
在“柒柒”和騙子的聊天界面中,她還這樣向騙子問到,但是對方回復稱:“我們是正規(guī)的?!本桶选捌馄狻贝虬l(fā)了過去。
最終,“柒柒”按照騙子的指示,前后幾十次給騙子轉賬用于“解凍”賬戶,每次轉賬金額兩三百元,總共轉給對方7500元后,才“醒悟”過來,沒有繼續(xù)給對方轉錢。
此外,許多網(wǎng)友發(fā)布了自己收到的私信截圖,騙子均是打著“推廣合作”的理由,與網(wǎng)友攀談,有讓推廣衣服的、推廣包包的、還有推廣電商平臺店鋪的,一旦發(fā)現(xiàn)網(wǎng)友有合作意愿,就會讓網(wǎng)友添加對方QQ號,進一步了解。
另一位網(wǎng)友“紅花生”評論稱,她也收到過“推廣合作”的私信,據(jù)她猜測,很可能是因為她此前發(fā)布過辭職考試的帖子,騙子利用她當時沒有收入的情況,引誘她賺錢,幸好她看過小胡發(fā)布的帖子,才沒有上當。
值得一提的是,新聞晨報·申度記者在采訪過程中,聯(lián)系了多位提到“推廣合作”詐騙的網(wǎng)友,但是其中一位被該套路騙過的網(wǎng)友仿佛“驚弓之鳥”,對于記者的身份抱有懷疑,回復了一句:“你不會也是騙子吧?”就不再回復。
近日,小紅書官方賬號曾發(fā)布消息稱,該平臺于2024年11至12月開展嚴厲打擊黑灰產(chǎn)賬號的治理專項,一共處置賬號160萬個。包括提供灰色商品和服務、不正當做號漲粉等領域。
記者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除了小紅書平臺,抖音、微博等社交平臺也曾出現(xiàn)過類似的詐騙手段,詐騙分子通過社交平臺發(fā)布虛假的推廣合作信息,打著“達人推廣”的旗號,與用戶談合作,聲稱可以為用戶提供高回報的推廣任務,甚至還有騙子會讓用戶提供自己賬號的觀看、瀏覽數(shù)據(jù),用于“評估”制定酬勞,用戶在與騙子簽約后,會被誘導下載特定的軟件或注冊平臺賬號,并要求綁定銀行卡。之后,詐騙分子會以各種理由要求用戶支付保證金、解凍費等,最終騙取錢財。
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,此類詐騙多發(fā)于網(wǎng)絡社交平臺,詐騙分子通過網(wǎng)絡可以在全平臺、各地域廣撒網(wǎng),平臺用戶一旦被騙,很難將損失錢款追回。
相關部門提醒道,一定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誘導和承諾,特別是涉及金錢交易的。保持警惕,不要被對方的專業(yè)外表和所謂的“合同”所迷惑。在進行任何操作前,務必核實對方的身份和信息??梢酝ㄟ^多種渠道查詢對方的背景,避免上當受騙。
在平時的社交過程中,不要在不安全的平臺上輸入個人敏感信息,如銀行賬號、密碼等。面對如財產(chǎn)損失等突發(fā)狀況時,應保持冷靜與理智,避免因急于挽回損失而盲目行動而陷入更深的騙局。一旦發(fā)現(xiàn)被騙,應立即向當?shù)毓膊块T報告并尋求幫助。報案時需要提供充分證據(jù),如與嫌疑人的通信記錄、資金往來憑證等。